您的位置: 首页 >> 常见疾病

酒精肝恶化原因是什么 解密酒精肝的发病机制

发布时间:2018-02-01 14:01:07  来源:   阅读:0

  酒精肝是由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。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、肝纤维化、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。嗜酒者中,约2/3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病。已知乙醇进入肝细胞以后,经过肝乙醇脱氢酶、过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三条途径氧化为乙醛。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,使其代谢发生障碍,从而导致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,严重时可致肝硬化。

  酒精肝的发病机制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分述如下:

  ①NADH/NAD平衡失调。NADH是指脂肪酸合成的辅酶,NAD是脂肪酸氧化的辅酶,造成合成增加,分解减少,以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大量聚集,引起脂肪肝。

  ②乙醇、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,造成细胞膜损伤。

  ③造成肝细胞抗原改变,引起自身免疫反应。

  ④缺氧。乙醇高谢状态引起肝细胞缺氧,加重肝细胞损伤。

  ⑤乙醛促进胶原合成,炎症刺激胶原纤维增生,造成肝纤维化。

  酒精肝病理改变是什么?

  酒精氧化代谢消耗了大量的NAD,使NADH/NAD比值升高。使NAD作为辅酶的脂肪酸氧化受到抑制。使三酰甘油的合成增加。又由于乙醇可以产生一定的热卡,长期、持续饮酒者往往蛋白质、糖类又摄入不足,导致营养不良,后者和细胞微管系统的损伤导致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受阻,减少了肝内脂肪向肝外转运。乙醇氧化形成的高代谢状态使周围脂肪的动员增加,肝细胞摄取循环中的脂肪酸亦增加,造成三酸甘油在肝细胞内大量积聚导致肝细胞脂变。肝细胞脂肪变可分为小泡性脂变及大泡性脂变。小泡性脂变较大泡性脂变预后严重。

  酒精性脂肪肝时,肝重常达2000-2500g,病变严重的肝脏可达4000-5000g。肝脏肿大色黄,此因脂肪沉积变性所致,肝脏外观略黄、紫红色,圆韧饱满光滑。显微镜下大泡性脂变是ALD的主要脂变形式,肝细胞浆内出现孤立的大脂滴(脂滴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,在石蜡切片制片过程可被脂溶剂二甲苯溶掉,故仅留有圆形空泡)把细胞核推向一边。这种脂变的特点是肝细胞肿大、胞浆内许许多多小脂肪滴挤在一起,脂肪滴大小较均一,有时融合成一个大的脂肪囊。这些脂肪空泡圆而鼓,有时呈局灶性,有时呈大泡状。

  泡大者有时可有4~5个肝细胞大。嗜酒者通常发生的脂变以大泡性为主,少数病人可发生轻度小泡性脂变,或称酒精性泡沫样变性,小泡性者较大泡性者预后差、较严重,除单独发生外还可合并酒精性肝炎。小泡性脂变也可见于慢性酒精性肝病、妊娠、药物中毒及Reye综合征。

  如能彻底戒酒和及时治疗,此阶段的脂变是可以逆转的,在继续大量饮酒的病人中,组织学检查证明有47%-61%疾病可进展至AH、AF以致酒精性肝硬化。

标签: